2021-08-19
社區於108年申請文化處之社區資源調查計畫,進行社區「人、文、地、產、景」等資源盤點,資源盤點過後發現社區以麻竹產業及文化為最大宗,一直以來皆期望能有效利用竹子的所有產物,現階段,竹子可作為各種材料、筍子可作為各種筍製加工品、竹葉可作為食材的包覆材料,唯獨筍殼只能堆置於竹園中等待腐熟。而社區中亦有為數眾多的生態,隨著環境的變化及人為地破壞,正逐漸的減少當中,尤其螢火蟲生態之影響更為嚴重。 本次計畫就是在環境教育中導入食農教育的課程,使農業廢棄物可以回收循環再利用,做到友善農業之目的,並從友善農業的推廣過程,讓農民及遊客能更瞭解生態與農業是互利共存,藉此達到環境教育之目的。最後透過環境教育宣導,培育環境教育種子人員,協助社區進行宣導及社區導覽解說。 <詳全文>
2021-08-19
雲林縣古坑鄉古坑村古坑社區正是位於古坑鄉地理位置的中心,大部份是山地所組成,古坑村的地界:北鄰朝陽村、荷苞村;東倚樟湖村;南靠永光村、桂林村;西近湳仔村、永昌村、麻園村。本社區更是雲林縣境內最佳、最多優美的風景區、遊樂區、廟宇古蹟、休閒觀光的交通入出口必經的地區,更是古坑鄉的行政中心。 透過田野調查、文獻收集,漸漸了解古坑的深度與溫度。有許多隱藏在市井裡的各行各業聞名全國的前輩我們未曾認識;有許多富藏故事性的事物我們未曾聽聞;有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富含文化價值。 今年度可以把歷年的社區資源調查進行整合集結成冊,並有效地把資源調查成果成為實用的工具書與筆記手冊,另期望可以透過相關環境保護的學習與工作坊,將正確的環保概念傳達出去,建構在社區活動的環境氛圍中,加以發揚光大。 <詳全文>
2021-08-19
豐田社區位於雲林縣大埤鄉東北邊,依整個豐田村行政區域劃成,由後溝仔及八卦窯(磚仔窯)兩個聚落組合而成;北以大湖口溪與斗南鎮僑真里為界,東以台1線縱貫公路和斗南鎮林子里為鄰,南與嘉興村相鄰,西與三結村為界,豐田社區為典型的農村聚落,居民以務農為主(水稻)、養殖(雞鴨)次之。 社區隸屬大湖口溪流域,早期庄內「豐田大排」河水清澈,到處可見魚蝦,除提供村民取水灌溉農作外,亦為村民及兒童遊玩戲水的地方;但隨著科技、產業發達,農藥、化學肥料取代傳統友善耕作方式,養豬、養雞等畜牧業設置,相對地污染這條「母親河」,現在河水混濁、惡臭,各類垃圾、廢棄物隨河水漂流,不僅嚴重影響居住環境,颱風汛期也造成村內大淹水成為水鄉澤國,造成居民生命、財產危害。 目前庄內各項產業隨著科技發明,產質提升,雖改善民眾生活品質,但相對的也提高環境破壞,隨著人類不斷的開發進步,帶給大自然的破壞,也與日俱增,地球不斷地被人類激怒,承受不了的結果,就是天災不斷大自然的反撲,對人類造成的.. <詳全文>
2021-08-05
堀頭社區自104年至108年間執行單一行環境改造計畫、聯合型環境改造計畫(母社區),啟動居民對社區的認識與關懷,利用在地人之間的情感交流,深入探討每個社區角落,從社區歷史、生活空間、文化、生態、地理環境等,引發居民對自身環境的熱愛,利用居民對環境的認知,加強環保教育素養與實踐,建立民眾正確環境保護知識、價值、態度,培養環境教育素養與負責任的行為。 「古亭畚」堪稱是先民兼具實用和藝術的傑作,堀頭社區內仍保有16座,傲視全縣,屬於社區的特有文化,社區各角落皆可看見其身影。社區除了致力於環境保護,推廣環境教育外,今年注入多元就業方案人力,將社區的人、文、地、景、產結合,推廣在地產業與深度旅遊,近年來位於堀頭28號遊客絡繹不絕的落羽松林 ,面積約2987.41平方公尺,地主陳國輝先生,於92-93期間參與雲林縣平地造林計畫,種植約300棵的落羽松,閒置多年後,經過108年、109年的雲林縣社區規畫師計畫營造,已完成林區改造,有著豐.. <詳全文>